2017年,面對復雜的外部經濟環(huán)境和繁重的改革發(fā)展任務,全市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持穩(wěn)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打好三個攻堅戰(zhàn)為重點,統(tǒng)籌推進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工作,經濟社會保持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17年,全市生產總值832.5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3%。其中,第一產業(yè)增加值61.10億元,增長4.4%;第二產業(yè)增加值537.15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yè)增加值234.34億元,增長9.3%。三次產業(yè)結構為7.3:64.5:28.2,二、三產業(yè)比重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全年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0.7%。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下降1.4%。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上漲2.7%。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總水平上漲1.1%。 
  
表1:2017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 
  
以上年為100 
  
類別 
  
指數(shù)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shù) 
  
100.7 
  
按城鄉(xiāng)分 
  
#城市 
  
100.6 
  
農村 
  
100.8 
  
按類別分 
  
#食品煙酒 
  
98.6 
  
#糧食 
  
102.6 
  
菜 
  
85.6 
  
畜肉 
  
93.7 
  
衣著 
  
100.4 
  
居住 
  
102.8 
  
生活用品及服務 
  
101.3 
  
交通和通信 
  
100.3 
  
教育文化和娛樂 
  
100.6 
  
醫(yī)療保健 
  
103.1 
  
其他用品和服務 
  
103.3 
  
農業(yè)生產資料價格指數(shù) 
  
101.1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shù) 
  
102.7 
  
全年全市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人員3.1萬人;下崗失業(yè)人員實現(xiàn)再就業(yè)1.22萬人,其中“4050”人員等就業(yè)困難人員就業(yè)0.52萬人;年末城鎮(zhèn)登記失業(yè)率1.82%。 
  
二、農業(yè) 
  
全年全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51.76萬畝,比上年下降1.85%。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33.36萬畝,增長1.28%;優(yōu)質專用小麥種植面積132.39萬畝;玉米種植面積112.74萬畝,下降5.1%;棉花種植面積1.21萬畝,減少7.5%;油料種植面積19.32萬畝,增長20.2%;蔬菜種植面積16.55萬畝,增長1.32%。 
  
全年全市糧食總產量118.32萬噸,比上年下降1.05%;糧食畝產量470.0公斤,比上年提高0.81%;油料產量3.89萬噸,增長31.4%;蔬菜產量41.71萬噸,增長1.90%;肉類總產量19.02萬噸,增長2.1%;禽蛋產量12.05萬噸,增長8.6%;牛奶產量6.19萬噸,增長5.7%。 
  
表2:2017年主要農畜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糧食總產 
  
萬噸 
  
118.32 
  
-1.05 
  
#夏糧 
  
萬噸 
  
65.35 
  
2.36 
  
#小麥 
  
萬噸 
  
65.35 
  
2.36 
  
#優(yōu)質專用小麥 
  
萬噸 
  
64.87 
  
2.36 
  
秋糧 
  
萬噸 
  
52.97 
  
-4.96 
  
#玉米 
  
萬噸 
  
51.37 
  
-5.1 
  
糧食畝產量 
  
公斤 
  
470.0 
  
0.81 
  
#夏糧 
  
公斤 
  
490.0 
  
1.05 
  
秋糧 
  
公斤 
  
447.4 
  
0.20 
  
油料 
  
噸 
  
38910 
  
31.4 
  
#花生 
  
噸 
  
37622 
  
31.9 
  
棉花 
  
噸 
  
603 
  
-2.6 
  
蔬菜 
  
噸 
  
417134 
  
1.90 
  
水果 
  
噸 
  
36161 
  
-2.2 
  
肉類總產量 
  
萬噸 
  
19.02 
  
2.7 
  
禽蛋總產量 
  
萬噸 
  
12.05 
  
8.6 
  
牛奶產量 
  
萬噸 
  
6.19 
  
5.7 
  
全年農村用電量24271萬千瓦時,增長1.5%;化肥使用量(折純)8.0萬噸,減少1.4%。 
  
三、工業(yè)和建筑業(yè) 
  
全市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完成454.03億元,增長8.3%。其中,輕工業(yè)175.97億元,增長19.0%,重工業(yè)278.06億元,增長2.2%,輕、重工業(yè)比例為38.8:61.2。產品銷售率99.31%。 
  
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34個大類中,增加值居前10位的行業(yè)為:農副食品加工業(yè)85.85億元,增長15.9%;非金屬礦物制品業(yè)68.03億元,下降4.4%;煤炭開采和洗選業(yè)27.48億元,下降23.6%;橡膠和塑料制品業(yè)32.29億元,增長10.9%;食品制造業(yè)33.65億元,增長30.8%;專業(yè)設備制造業(yè)16.89億元,增長26.0%;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yè)22.76億元,增長30.1%;汽車制造業(yè)15.88億元,增長14.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21.07億元,增長26.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yè)18.99億元,增長0.8%。 
  
五大主導產業(yè)完成增加值438.09億元,增長8.3%。其中,清潔能源與新材料210.97億元,增長0.9%;綠色食品134.61億元,增長18.4%;汽車零部件與電子電器完成增加值51.89億元,增長23.0%;金屬鎂深加工完成增加值11.95億元,下降16.9%;現(xiàn)代家居完成增加值28.67億元,下降0.6%。 
  
表3:2017年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主要分類情況 
  
單位:億元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長(%) 
  
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 
  
454.03 
  
8.3 
  
#輕工業(yè) 
  
175.97 
  
19.0 
  
重工業(yè) 
  
278.06 
  
2.2 
  
#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è) 
  
38.42 
  
-5.5 
  
#國有企業(yè) 
  
2.23 
  
-28.5 
  
集體企業(yè) 
  
27.15 
  
0.6 
  
股份合作制企業(yè) 
  
1.68 
  
35.9 
  
股份制企業(yè) 
  
414.21 
  
9.4 
  
外商及港澳臺投資企業(yè) 
  
9.69 
  
6.9 
  
其他經濟類型企業(yè) 
  
18.81 
  
6.6 
  
#非公有制工業(yè) 
  
388.45 
  
10.3 
  
#高新技術產業(yè) 
  
143.39 
  
15.8 
  
#大中型工業(yè)企業(yè) 
  
303.77 
  
9.5 
  
主要工業(yè)產品產量中,水泥比上年下降17.8%,畜肉制品產量下降34.5%,輪胎外胎增長45%,小麥粉下降5.7%,電子元件增長30.7%,十種有色金屬增長5.2%。 
  
表4:2017年主要工業(yè)產品產量及增長速度 
  
產品名稱 
  
單位 
  
產量 
  
比上年增長(%) 
  
水泥 
  
萬噸 
  
588.62 
  
-17.8 
  
小麥粉 
  
萬噸 
  
306.21 
  
-5.7 
  
畜肉制品 
  
萬噸 
  
17.96 
  
-34.5 
  
配混合飼料 
  
萬噸 
  
162.37 
  
0.4 
  
淀粉及淀粉制品 
  
萬噸 
  
79.93 
  
14.7 
  
紗 
  
萬噸 
  
7.47 
  
6.2 
  
布 
  
萬米 
  
3658 
  
14.8 
  
服裝 
  
萬件 
  
7026 
  
-29.2 
  
輪胎外胎 
  
萬條 
  
1284.18 
  
45.0 
  
十種有色金屬 
  
萬噸 
  
7.69 
  
5.2 
  
汽車配件 
  
萬件 
  
2851.19 
  
-13.3 
  
電子元件 
  
萬只 
  
372203 
  
30.7 
  
全年全市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完成主營業(yè)務收入2074.94億元,比上年增長8.6%;實現(xiàn)利潤112.11億元,增長5.8%。分行業(yè)看,利潤總額居前10位的行業(yè)為:農副食品加工業(yè)31.70億元,增長16.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yè)19.06億元,下降23.4%;食品制造業(yè)13.48億元,增長32.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yè)7.07億元,增長17.6%;金屬制品業(yè)5.57億元,下降1.6%;橡膠和塑料制品業(yè)4.86億元,增長32.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yè)4.71億元,下降6.2%;汽車制造業(yè)4.63億元,下降20.9%;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yè)3.82億元,增長12.4%;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yè)3.43億元,增長10.6%。工業(yè)虧損企業(yè)虧損額3.26億元,下降69.1%。應收帳款凈額83.19億元,下降5.5%;年末產成品庫存25.73億元,下降5.5%。 
  
全年產業(yè)集聚區(qū)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272.83億元,比上年增長14.1%,占全市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的60.1%,對全市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6.4%。產業(yè)集聚區(qū)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1312.48億元,增長15.7%,占全市比重達到63.3%,對全市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主營業(yè)務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108.9%。 
  
全市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筑企業(yè)135家,實現(xiàn)總產值84.77億元,增長25.3%。建筑業(yè)增加值53.66億元,比上年增長13.1%。施工房屋面積636.25萬平方米,增長10.2%;竣工房屋面積245.68萬平方米,增長7.8%。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901.71億元,比上年增長11.5%。全年施工項目1395個,增長131.7%,其中:新開工項目1039個,增長199.4%。全年施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975.19億元,增長15.8%,其中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702.88億元,下降10.5%。億元及以上項目投資額498.02億元,下降21.1%。 
  
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投資193.65億元,增長59.3%;民間投資707.96億元,增長3.6%。第一產業(yè)投資39.32億元,增長53.2%;第二產業(yè)投資496.17億元,下降4.5%;第三產業(yè)投資366.21億元,增長38.8%。 
  
表5:2017年分行業(yè)固定資產投資及增長速度 
  
單位:億元 
  
投資額 
  
比上年增長(%) 
  
固定資產投資 
  
901.71 
  
11.5 
  
#農林牧漁水利業(yè) 
  
43.15 
  
66.4 
  
工業(yè) 
  
496.17 
  
-4.5 
  
建筑業(yè)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yè) 
  
35.98 
  
-13.5 
  
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yè) 
  
12.89 
  
26.8 
  
房地產業(yè) 
  
94.98 
  
-5.3 
  
水利、環(huán)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yè) 
  
105.41 
  
184.2 
  
教育 
  
22.36 
  
277.9 
  
衛(wèi)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 
  
10.86 
  
52.5 
  
文化、體育和娛樂業(yè) 
  
22.29 
  
72.2 
  
全年全市房地產開發(fā)投資84.40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住宅投資62.96億元,增長10.3%。房屋施工面積958.26萬平方米,增長8.2%,其中住宅739.31萬平方米,增長7.3%。房屋竣工面積90.68萬平方米,增長8.5%,其中住宅63.67萬平方米,增長2.8%。商品房銷售面積225.75萬平方米,增長16.5%,其中住宅201.00萬平方米,增長15.5%。商品房銷售額96.83億元,增長34.9%。 
  
全市產業(yè)集聚區(qū)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6.42億元,比上年增長5.5%,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達到55.1%。其中,產業(yè)集聚區(qū)工業(yè)投資392.75億元,下降1.8%。 
  
五、國內貿易 
  
全年全市批發(fā)和零售業(yè)增加值35.60億元,比上年增長6.4%;住宿和餐飲業(yè)增加值19.31億元,增長6.9%。 
  
全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09億元,比上年增長12.0%。分城鄉(xiāng)看,城鎮(zhèn)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11.53億元,增長11.9%,其中,城區(qū)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48.91億元,增長11.8%;鄉(xiāng)村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2.57億元,增長12.3%。分行業(yè)看,批發(fā)業(yè)零售額24.29億元,增長11.1%;零售業(yè)零售額160.89億元,增長12.0%;住宿業(yè)零售額2.67億元,增長14.0%;餐飲業(yè)零售額36.23億元,增長12.4%。 
  
在限額以上批發(fā)和零售業(yè)商品銷售中:大米(稻米)8552噸,增長3.7%;白面(小麥面)6923噸,下降1.5%;雜糧(含小麥)37.06萬噸,下降34.4%;食用植物油3838噸,增長16.0%;豬肉1270噸,下降5.3%;鮮蛋349噸,下降2.1%;彩色電視機23840臺,增長15.2%;家用電冰箱22914臺,增長17.4%;房間空調器21882臺,增長25.5%;汽車22048輛,增長9.9;化學肥料17500噸,下降15.3%。 
  
六、對外經濟 
  
全年全市進出口總額156048萬元,比上年增長1.66%。其中,出口總額111021萬元,增長2.4%;進口總額45027萬元,下降0.2%。在出口總額中,加工貿易33026萬元,下降24.7%。在出口產品中,機電產品出口75143萬元,下降1.7%;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0637萬元,下降9.5%。 
  
主要出口產品出口額:電線和電纜53578萬元,下降1.8%;電視、收音機及無線電設備的零部件7153萬元,下降25.8%;人發(fā)制品3994萬元,下降11.4%;棉機織物2653萬元,增長2648.4%;有線電話機(包括無繩電話)5971萬元,增長278.3%;通斷及保護電路裝置1101萬元,下降7.2%;天然蜂蜜1201萬元,增長66.0%;合成纖維長絲758萬元;未鍛造的鎂433萬元,增長82.4%;家具560萬元,增長64.6%。 
  
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yè)1家;合同利用外商直接投資6000萬美元,比上年下降67.9%;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81739萬美元,增長0.4%。引進省外資金308.3億元,增長8.6%。全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營業(yè)額2254萬美元,增長39.8%。 
  
七、交通、郵電和旅游 
  
全年全市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yè)實現(xiàn)增加值39.15億元,比上年增長6.5%。 
  
全年全市年末高速公路通車里程75公里;鐵路通車里程99公里,年末民用車輛擁有量34.26萬輛,增長12.0%。 
  
全年全市完成郵電業(yè)務總量25.85億元,比上年下降1.8%。其中,郵政業(yè)務總量1.17億元,增長46.3%;電信業(yè)務總量24.68億元,下降3.3%。年末局用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47萬門,下降8.7%;年末本地固定電話用戶14.62萬戶,下降6.1%,其中,城市8.21萬戶,下降3.5%;鄉(xiāng)村6.40萬戶,下降10.6%。年末移動電話用戶145.68萬戶,增長6.4%,其中本年新增16.08萬戶,下降45.7%。電話普及率為10部/百人,下降89.3%。年末計算機互聯(lián)網絡用戶20.29萬戶,增長3.6%,其中本年新增0.71萬戶,下降81.9%。 
  
截止2017年底,全市獲得經營許可證的A級旅游景區(qū)(點)9家,其中4A級4家;擁有組團、國內旅行社14家;星級酒店10家。全年來鶴旅游人數(shù)2142.7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4%,其中接待外國及港澳臺旅游者9002人次,增長8.0%;接待國內旅游者2141.8萬人次,增長15.4%。實現(xiàn)旅游總收入98.7億元,增長20.9%;旅游外匯收入267萬美元,增長41.0%。 
  
八、金融和保險業(yè) 
  
全年全市金融業(yè)增加值19.10億元,比上年增長4.9%。 
  
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642.58億元,比年初增加48.16億元。其中,住戶存款434.38億元,比年初增加46.18億元。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593.15億元,比年初增加56.32億元。其中,住戶貸款161.86億元,比年初增加35.69億元。 
  
全年全市保險公司保費收入21.07億元,比上年增長14.0%。其中,財產險保費收入5.85億元,增長17.0%;人壽保費收入12.64億元,增長9.3%;意外傷害險0.36億元,增長18.6%;健康險2.23億元,增長37.8%。 
  
九、教育 
  
擁有普通高等學校3所,專任教師1194人,招生6275人,在校生15908人,畢業(yè)生4170人。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校5所,專任教師713人,招生7627人,在校生23364人,畢業(yè)生10355人。普通高中15所,專任教師1756人,招生11154人,在校生30884人,畢業(yè)生10053人。初中學校68所,專任教師5020人,招生25499人,在校生76382人,畢業(yè)生25833人。普通小學323所,專任教師7706人,招生26462人,在校生149482人,畢業(yè)生25738人。幼兒園在園幼兒64913人。特殊教育學校2所,招生17人,在校生169人。 
  
十、文化、衛(wèi)生和體育 
  
年末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個,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5個,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個。廣播電臺1座,中短波廣播發(fā)射臺和轉播臺2座,電視臺2座,教育臺1座。廣播人口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100%。 
  
年末共有衛(wèi)生機構1336個,其中醫(yī)院、衛(wèi)生院68個。衛(wèi)生機構病床床位9702張,其中醫(yī)院、衛(wèi)生院9417張。衛(wèi)生技術人員9480人,其中職業(yè)醫(yī)師和職業(yè)助理醫(yī)師3845人,注冊護士3742人。衛(wèi)生監(jiān)督檢驗機構6個,衛(wèi)生技術人員105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個,衛(wèi)生技術人員144人。婦幼保健院(所、站)5個,衛(wèi)生技術人員380人。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25個,床位1524張,衛(wèi)生技術人員1025人。 
  
全年運動員在國內外各項比賽中,共獲得亞洲冠軍2個,全國冠軍34個,金銀銅牌98塊。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2017年末全市總人口164.96萬人,常住人口162.13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91萬人,出生率11.62‰;全年死亡人口0.94萬人,死亡率5.72‰;全年凈增人口0.97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9‰,城鎮(zhèn)化率達到58.76%。 
  
表6:2017年年末人口數(shù)及構成 
  
年末數(shù)(萬人) 
  
比重(%) 
  
全市總人口 
  
164.96 
  
#男性 
  
85.95 
  
52.1 
  
女性 
  
79.00 
  
47.9 
  
#0-14歲 
  
34.25 
  
20.8 
  
15-64歲 
  
115.55 
  
70.0 
  
65歲以上 
  
15.16 
  
9.2 
  
全市常住人口 
  
162.13 
  
#城鎮(zhèn) 
  
95.27 
  
58.8 
  
鄉(xiāng)村 
  
66.86 
  
41.2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62元,比上年增長9.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9%。其中,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20元,增長8.9%,實際增長8.4%,城鎮(zhèn)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6948元,增長5.3%,實際增長4.7%,城鎮(zhèn)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shù)為25.2%,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6元,比上年增長9.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0397元,增長7.6%,實際增長6.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系數(shù)29.1%,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 
  
全年城鎮(zhèn)人均住宅建筑面積45.1平方米,增長2.3%;農村人均住房面積44.7平方米,下降6.4%。 
  
年末城鎮(zhèn)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19343人,全年發(fā)放城鎮(zhèn)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7215.1萬元;農村享受最低保障28206人,全年發(fā)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6153.1萬元;接受城鄉(xiāng)救助53573人次,發(fā)放城鄉(xiāng)醫(yī)療救助資金2356.8萬元;各類福利院床位2954張,福利院收養(yǎng)743人;城鎮(zhèn)各種社區(qū)服務設施447個,其中,社區(qū)服務中心17個;全年社會銷售福利彩票11782萬元;籌集社會福利資金870萬元。 
  
注:1.本公報為初步統(tǒng)計數(shù)。 
  
2.地區(qū)生產總值、各產業(yè)增加值絕對數(shù)按現(xiàn)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