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國際經濟和社會統計提要》是每年出版的國際統計資料,主要供經濟管理、計劃、教學、研究等工作人員和廣大讀者了解國外經濟和社會情況并與我國進行比較之用。
《國際經濟和社會統計提要一1989》補充和增列了農產品貿易、通訊、發展中國家長期債務、貨幣供應量、知識產權、犯罪等資料。另外,還補充了中國臺灣省及香港地區經濟和社會統計指標,以供參考。
本書所列的中國資料,除國土面積指標包括臺灣省外,其他指標都未包括臺灣省的資料。
各國統計資料一般采用聯合國統計司等一些國際統計機構整理的資料,口徑上方法上大體是可比的,但有些國家的資料收集和核算在方法上、口徑上和準確度上不盡相同。因此進行國際對比時,不可能做到絕對精確。尤其是一些價值指標的對比,由于各國的價格結構不同,匯率不完全如實反映各國貨幣購買力比價等因素,更不易準確,只能反映大致的趨勢。對于一些實物量指標,則盡量調整以提高共可比程度。
由于資本主義國家主要是靠抽樣調查取得統計資料,所得數據不是一成不變的,有些幾年前的歷史資料仍在調整。對此,這本資料原則上采用最新調整的數字,因此,有些資料與過去年度的版本略有出人。
由于四舍五人,有些總計同分列數有出入。
本書資料的來源主要有:《中國統計年鑒-1989年》、《中國統計摘要一1989年;_聯合國《統計年鑒》、《統計摘要》、《統計月報》、《國民核算統計年鑒》、《工業統計年鑒》、《能源統計年鑒》和《人口統計年鑒》,聯合國糧農組織《生產年鑒》和《統計月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年鑒》,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金融統計年鑒》、《國際金融統計月報》和《政府財政統計年鑒》,國際勞工組織《勞動統計年鑒》,世界銀行《世界發展報告》,國際工業和發展組織《全球報告》,國際貿易和發展組織《國際貿易和發展統計手冊》以及有關國家的統計年鑒、公報等。
本書主編江健桐,編輯趙秀珍。參加編寫人員有:金桂芳、播壽貽、邵小綠、范國勤、‘i}海琪(第一、二、五、八部分),郭奕康、孫椒芬、石婷、王強(第三、六、九部分);趙秀珍、嚴立武、任小燕、戴宏國(第四、七部分和附錄I、附錄II)。中華全國總工會章銼培同志參加了勞動工資部分的編寫工作,謹此致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