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簡介: |
一、《中國機械電子工業年鑒》從1984年創刊,連續出版了三期、1987年根據原國家經委批示,分為《中國機械工業年鑒》和《中國電子工業年鑒》出版。1988年國家機構改革,組建了機械電子工業部,為此,1989年又重新出版《中國機械電子工業年鑒》,分為“機械卷”和“電子卷”兩冊。1993年,成立了機械工業部,又開始出版《中國機械工業年鑒》,由機械工業部主辦,國務院所屬_有關部門及省、自治區、直轄市參加編寫。
二、本年鑒是記述我國機械工業狀況的權威性、信息性、史冊性、資料性大型年刊。1996年刊主要反映1995年我國機械工業及其各行業和各地區的發展情況和所取得的成績,全面地、系統地提供機械工業的經濟技術資料和統計數據。
三、本年鑒收集資料的范圍是全國性的。參加1996年刊撰稿的部門有國家教委、機械工業部、電力工業部、煤炭工業部、鐵道部、國內貿易部、國家統計局、海關總署、中國機械進出口總公司、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中國輕工總會等32個部、局、總公司、總會,還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的機械工業廳、局,33個特約顧問單位(機械企業集團、直屬公司),共計近百個單位。
四、本年鑒分為九個欄目。特載刊登:機械工業部包敘定部長在1996年1月召開的全國機械工業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新增加了“機械工業‘八五’時期發展情況”欄目,在“機械工業產品和技術進出口”欄目中充實了機電產品進出口資料。1996年刊編輯體例與以前基本相同。
五、本年鑒主體為行業概況。為便于讀者了解每個行業中各部門的情況,故未對整個行業情況進行匯總,而是按邵門分別敘述。
六、本年鑒按行業編排。其分類參照國家統計局、國家標準局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方法,兼顧當前行政管理體制的現狀,劃分為80多個行業。
七、本年鑒各部門所列數字,因來源和統計口徑不同而不盡一致,全面的數字均以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機械工業全國統計資料”為準。
八、本年鑒各項全國統計數字均不含臺灣省。
九、由于時間倉促、水平有限,難免出現錯誤及疏漏,敬請各界讀者批評指正。 |